硬件培訓機構有哪些
時間:2019-10-08 00:00:00
來源:信盈達
作者:信盈達
2016年以來,隨著資本進入VR/AR領域,許多智能硬件公司的估值開始縮水,在沒有可行的商業化模式情況下又只能依靠融資來維持,加上所謂“偽需求”的影響下,智能硬件的前景有點撲朔迷離。在這里,小編談一下智能硬件產品設計過程中應有的思路。
一、智能硬件模塊化
過去因易于創業,智能硬件的研發方向往往是單品,專注于某個細分領域。比如智能家居、智能出行、智能可穿戴。但是我認為,智能硬件今后需要往模塊化發展,當然我們可以保留單品的形態。智能硬件模塊化最集中的體現就是多硬件聯動,比如智能空氣凈化器和空調、加濕器聯動實現室內環境的調節;智能水杯可以和空氣凈化器和加濕器聯動實現水攝入量的管理;智能手環、智能攝像頭、智能體重秤、智能水杯聯動可以執行綜合健康管理。這個過程中,智能硬件不單單承擔其本職工作,還要和其他硬件協同,實現單個硬件不能實現的功能,讓智能硬件變成一個團隊。
二、基于大數據
1993年以來先后經歷了PC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時代,智能硬件的發展趨勢則為物聯網。移動互聯網時代,大數據的來源主要是用戶的上網行為,但在物聯網時代,各種傳感器將會是最重要的大數據源,因此智能硬件在設計的時候一定是基于大數據的。以智能手環為例,目前主流的功能有運動計步、心率監測、睡眠質量監測等,但是兩個心率相同的人健康狀況會相同嗎?這就需要通過大數據挖掘來分析一個或幾個指標相同的消費者之間有什么區別。
三、交互過程簡化
目前,智能硬件和用戶主要的交互方式是APP,智能硬件和用戶交互的方式有很多,比如語音、手勢等。出于技術現狀的原因,采用APP這種交互方式是比較成熟,但本質上也是無奈之舉。智能硬件廣泛以APP為交互的入口,具體體現在數據采集、數據反饋,APP控制,但是這種交互方式仍然繁瑣,未來的設計方向應當沿著重視交互,而不是將數據扔給用戶去做決策。比如深度神經網絡技術、VR手勢控制,小米的手環控制無人機專利等,這些都是簡化交互,深化智能的典型代表。
硬件培訓機構有哪些
四、硬件培訓機構有哪些,拋棄硬件思維
做硬件是創業團隊進入這個領域比較低的門檻,而往往技術團隊都有“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觀點。專注于智能硬件研發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因為國內不少企業都只是在技術復制,但我想表達的是硬件研發過程中我們要拋棄硬件思維,代之以用戶導向。智能硬件更應該考慮如何能留住用戶,能帶給用戶什么價值。樂視主導了“硬件免費日”,暴風TV剛剛發布999元40吋X戰警系列電視,這些動作都可以看出硬件思維最后會被拋棄,價值體現在內容。不過經常有人反駁,羊毛出在羊身上,但樂視和暴風TV并不介意你怎么理解,因為他們真正的目的是想抓住用戶這筆巨大的財富。